几乎所有爬虫开发者,都有过和 Cloudflare “斗智斗勇” 的经历。
五秒盾让脚本一直原地打转,Turnstile 验证像是无形的门槛,WAF 拦截则冷冷甩你一句“403 Forbidden”。
于是,大家开始寻找各种“武器”来突围:Selenium、Puppeteer、代理服务……
问题是,它们真有传说中那么万能吗?
今天我们就来一次深度对比,看看这些工具在不同场景下的真实表现,并结合穿云API 的方案,给出更实用的选择建议。
Selenium:经典但笨重的老将
Selenium 是很多 Python 开发者的第一选择。
它能驱动真实浏览器,执行页面脚本,自然也能通过 Cloudflare 的五秒盾。
优点:
- 支持多语言,生态完善;
- 能高度还原真实用户操作;
- 适合需要点击、输入等交互的页面。
缺点:
- 启动和运行慢,资源消耗大;
- 在 Turnstile 验证面前几乎无能为力;
- 部署复杂,大规模任务时维护成本高。
换句话说,Selenium 更像是一个全能选手,但跑长跑会很快力不从心。

Puppeteer:灵活强大的“黑马”
Puppeteer 是 Node.js 开发者的宠儿,基于 Chromium 内核,功能比 Selenium 更现代。
它能顺利通过 JavaScript 挑战,也能模拟滚动、截图、加载动态内容。
优点:
- 性能优于 Selenium,执行速度更快;
- 对前端页面支持好,能完整渲染复杂网站;
- 社区活跃,插件丰富。
缺点:
- 依旧难以应对 Turnstile 验证;
- 大规模并发时仍然吃资源;
- 脚本维护复杂,升级成本高。
Puppeteer 就像是一把锋利的刀,但要做批量任务时,刀再快也比不上自动化流水线。
代理服务:伪装者的外衣
代理服务看似简单粗暴:只要换 IP,就能降低被 WAF 封禁的概率。
尤其是动态住宅代理,更贴近真实用户,往往能短时间提高成功率。
优点:
- 能有效降低速率限制的影响;
- 不依赖脚本更新,和现有爬虫兼容性高;
- 大规模分布式访问时有一定优势。
缺点:
- 成本高昂,费用随访问量线性增加;
- 不能解决五秒盾或 Turnstile 等验证;
- 质量参差不齐,低质代理甚至更容易触发拦截。
代理就像是一件伪装衣服,能混入人群,但遇到需要“验明正身”的关卡,就原形毕露了。
三者的直接对比
方案 | 优点 | 缺点 | 适用场景 |
---|---|---|---|
Selenium | 多语言支持,交互性强 | 慢、耗资源,难过 Turnstile | 小规模任务,功能验证 |
Puppeteer | 性能优于 Selenium,支持复杂页面 | 并发差,仍怕 Turnstile | Node.js 项目,动态渲染页面 |
代理服务 | 降低封禁风险,部署简单 | 成本高,无法处理验证逻辑 | 分布式采集,降低 IP 风险 |
穿云API:更均衡的选择
和上面三者不同,穿云API 并不是局限在“单点突破”。
它从协议层模拟完整浏览器访问:
- 五秒盾自动处理;
- Turnstile 验证透明化;
- 403、503 等错误可自动绕过;
- 直接返回源码,无需额外维护。
同时,它支持 Python、Node.js 等多语言调用,成本按调用计费,比动辄数十万 IP 的代理池更划算。
如果说 Selenium 和 Puppeteer 是“自带工具上阵”,代理是“换装伪装”,那么穿云API 就像是直接开了一条稳定的“绿色通道”。
场景化选择建议
- 功能测试、小项目:用 Selenium 或 Puppeteer 就够了,快速上手。
- 需要交互操作:Puppeteer 表现更佳,适合复杂页面。
- 短期批量访问:代理服务能暂时提升成功率,但成本要算清楚。
- 企业级、长期采集:穿云API 更稳定,能保证数据完整性和效率。
没有万能方案,只有最适合场景的组合。很多团队会采用“混合策略”,比如登录用 Puppeteer,后续批量抓取交给穿云API。
FAQ
1.Selenium 和 Puppeteer 有必要同时学吗?
没必要,选择一个熟悉即可,核心思路相似。
2.动态住宅代理是不是最稳妥的方案?
不是。它能降低被封概率,但无法绕过复杂验证。
3.为什么大规模任务代理成本会很高?
因为代理按流量或 IP 数量计费,访问量一大费用就直线上升。
4.穿云API 和 Puppeteer 有什么区别?
Puppeteer 是本地浏览器模拟,穿云API 在服务端自动处理验证,更轻量。
5.企业项目该如何选择?
建议 Puppeteer 负责复杂交互,批量数据采集交给穿云API,稳定高效。
开发者们在和 Cloudflare 的拉锯战中,总会尝试各种工具。
Selenium 稳健却笨重,Puppeteer 灵活但吃力,代理能伪装却代价高昂。
真正能让你省心的,往往不是加更多“外挂”,而是找到一条稳定可靠的通道。
穿云API 正是在这种需求下脱颖而出,让开发者把精力放在数据本身,而不是浪费在与防护机制的拉扯里。